纳芙尔蒂蒂彩色石雕像
全球关注文物追索
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哈瓦斯1月24日宣布,埃及已向德国柏林新博物馆发公文,要求归还被称为古埃及“最美丽王后”的纳芙尔蒂蒂彩色石雕像。石像高50厘米,有3300多年历史,1912年由德国考古学家布尔克哈特在埃及南部发现,是埃及力求收回的6件珍贵文物之一。哈瓦斯说,埃及认为有权追索该石雕像,希望明年能在埃及展出它。他此前3次要求借用该石像展览,均遭拒绝。
无独有偶,以色列今年初把部分死海古卷借给加拿大展览。约旦向联合国投诉,称古卷是以色列在1967年战争中从约旦管理的巴勒斯坦博物馆夺取的,要求加拿大扣留古卷并物归原主。巴勒斯坦官员也呼吁加拿大取消展览非法夺取的古卷。加拿大外交部则表示“目前不宜介入约旦和以色列之间的分歧”。
而德国外交部25日也宣布拒绝埃及的要求,理由是石雕像“易碎”,无法完好无损运送。
其实,在追索文物方面,埃及是有一套经验的,大家都认为,只要是埃及追索,对方就不免紧张且认真应对。埃及去年就取得了非凡战果——英国归还给埃及85大箱2.5万件文物,包括一把20万年前的石斧和几件9000年前的陶器,是迄今为止最大一宗文物归还。这些文物19世纪晚期由考古学家收集保存在伦敦大学。埃及政府和伦敦大学艰苦谈判了一年多,由于埃及论据确凿,英方自觉理亏,最终忍痛归还。哈瓦斯趁热打铁宣布令人惊讶战果:他2002年任职以来,埃及已追回3.1万件文物。埃及将进一步加强立法,规范文物管理、严惩文物倒卖,让更多海外文物回归祖国。
文物追索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关注,而埃及的不懈努力以及成功之道也鼓舞各国纷纷效仿。
埃及文物流散多
三大洲交界的中东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摇篮,中东遭列强反复征战,大量文物遭劫。全球文物流失最多的国家除中国外就数埃及。
古埃及文明有7000年历史,由于气候干燥,埃及石质文物得以大量保存。从18世纪开始,西方列强大量掠夺埃及文物。西方各大博物馆都有埃及展室,收藏有上百万件埃及文物,其中大量是精品、孤品。意大利都灵博物馆有10万件,仅次于埃及开罗博物馆;大英博物馆有数万件,精品国宝最多;法国卢浮宫有4.5万件;美、德等国的大博物馆都以埃及文物作镇馆之宝。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情况极其相似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,中国有163万件文物流散在47国218家博物馆中,民间藏品是其10倍,估价30万亿人民币。
埃及遍地是古迹,据历史考证至今出土的仅占3成,大多数还掩藏在黄沙下。受国力和科技水平制约,埃及考古研究能力有限,至今还活跃着300支外国考古队,文物偷盗和走私不绝。